新闻详情
敏捷造船集成管理软件——打造中国人自己的造船管理软件
发布时间:2008/4/10

近日,由江苏科技大学金舟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和国内骨干船厂共同研发“敏捷造船集成管理软件”项目,总投资6700万元,获得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0万元无偿资助,充分显示了产学研联合攻关的强劲实力。

中国造船总量已连续13年位居世界第三。据有关专家测算:中国与韩日等造船强国相比,造船水平的综合差距约为15年,其中,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差距约为19年。为改变这一现状,金舟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江苏现代造船技术有限公司和国内骨干船厂各自发挥已有的优势,联合研发“敏捷造船集成管理软件”,旨在打造“中国人自己的造船管理软件”,打破国外软件在中国的技术壁垒,降低船舶制造业实施信息化的成本,实现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以信息化带动船舶工业的发展,促进船舶产业链发展的同时形成较大的软件产业规模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敏捷造船集成管理软件及产业化项目是在多项863、信息产业部电子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成果转化。该项目围绕敏捷造船集成管理的需求,进行关键技术的优化与完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① 利用增量技术研究满足管理需求的船舶生产创新设计技术,完善船舶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软件;

② 研究实现资源受限条件下多项目生产计划混排与能力平衡,实现可适应、可重构、可裁剪的动态生产计划编制技术,完善船舶建造MES系统;

③ 建立统一资源模型的船舶制造资源数据库,完善船舶制造企业业务过程协同管理软件;

④ 开发船舶制造产业链供需协同资源管理软件;

⑤ 开发基于元数据模型的企业信息资源搜索引擎平台软件。

敏捷造船集成管理软件总体架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专家认为,该项目具有以下四方面的创新点:一是,通过基于遗传优化的领域知识库建模,形成船舶行业制造资源数据标准,并在船舶制造资源数据标准约束下实现满足管理需求的船舶生产设计;二是,采用动态增量接口技术,通过船舶产品全生命周期PLM管理,实现设计、生产与管理的集成;三是,采用资源受限条件下多详密生产计划混排与能力平衡技术,结合实物量及劳动力S曲线能力平衡模型,进行可适应、可重构、可裁剪的动态生产计划编制,实现多船综合管理一体化的动态交货期控制和成本控制;四是,将行业知识从基本架构上进行分离设计,使产品能广泛适用于其他复杂产品制造业。

该项目目前已完成小试。船舶动态成本管理系统、PLM等子产品已经在多家典型企业成功应用,先进的软件集成技术架构已经形成。该项目总投资6700万元,新增投资5100万元,其中研发投入3000万元,产业化投入2100万元。实施期内的三年累计销售收入8500万元,利税1910万元,实施期满后,将形成年新增实施子产品100余套,新增销售收入7000万元,新增利税1550万元的规模。

船舶产品是典型的复杂产品,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船舶行业的成熟软件产品。该项目成果不仅可以填补国内空白,满足国内造船管理软件约50余亿元的市场需求,也可以辐射飞机、轨道机车等其它大型复杂产品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市场潜力巨大。


上一条:镇江市代市长刘捍东一行视察金舟软件公司
下一条:扬州市邗江区领导参观金舟软件公司